
光塔街召开“两热”防控工作培训会,筑牢居民健康防线
发布日期:2025-08-21 18:39:09 文章来源:光塔街 字体大小:【 A- A A+ 】
为全面提升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两热”)疫情防控能力,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播链,保障辖区居民健康安全,光塔街于2025年8月18日组织召开了“两热”防控工作专题培训会议。本次培训聚焦关键环节,旨在夯实防控基础。
源头治理孳生地排查整治精准化
培训首先由街道“两热”防控专班督察督办组组长就蚊媒孳生地排查整治进行深入讲解。她系统梳理了孳生地的三大主要类型。容器积水类包括废弃瓶罐、花盆托盘、空调接水桶、垃圾桶盖、车辆雨衣积水、盆景积水、废旧家电积水等极易被忽视的“小积水”。设施积水类涵盖屋顶水箱、停车场集水井、景观水体、校园设施(如沙池帆布、玩具、厕所)、破损水码以及建筑工地积水等。自然积水类则如树洞竹筒、植物叶腋积水、岩石凹坑、小水沟等。她特别强调要运用“全面排查、拨开检查、抬头检查、俯身检查、攀高检查”的检查方法,重点紧盯房屋间隙、垃圾点、车筐雨衣、浓密绿化带、学校工具房及厕所等易疏漏区域,确保责任区内实现“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积水”的目标。同时,督察督办组组长明确了小型积水现场清理、大型积水当日清理、疑难问题即时报的清理要求,并重申了巡查工作中的个人防护与纪律要求。
入户攻坚信息排查与积水清除实战化
随后,街道“两热”防控专班入户组组长围绕高效入户搜索工作进行了指导。她指出,核心在于保持社区房屋人员信息底账的动态更新,确保应急情况下“找得到人”。对于“入户难”住户,需灵活施策,集中力量在居民在家可能性高的早中晚及周末时段进行攻坚;充分利用公安、出租屋等系统平台比对信息进行预约上门;辅以邻里走访、张贴告示等方式与住户取得联系。入户调查需严格遵循“问、查、翻、教”四字诀开展工作。“问”即询问居民健康状况与防控知识,发现疑似症状立即登记并联系转诊;“查”要求必须入户仔细检查室内外是否存在水生植物、积水容器及阳性积水,必要时使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翻”指现场“翻盆倒罐”,立即清除孳生蚊虫的积水,对无法清理的容器采取倒扣或刺孔处理;“教”则是发放宣传单,清晰告知居民“两热”由蚊子传播,并强调“每天清积水、出门喷驱蚊水、睡觉挂蚊帐、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的防控口诀。入户组组长还要求入户人员必须佩戴红袖章或红马甲标识,并携带齐全的宣传资料、登记表格及灭蚊药械。
环境保障消杀工作专业化与规范化
紧接着,街道“两热”防控专班消杀组重点进行了消杀工作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参训人员首先集中观看了背负式常量电动喷雾器的标准操作教程视频,视频详细讲解了设备结构、药剂科学配比、规范操作流程、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等关键知识要点。随后,专业消杀人员在现场进行了入户消杀模拟示范,实地演示了进入居民家中进行空间喷洒的规范动作,包括喷头保持的高度、喷洒的最佳角度、均匀行走的速度、有效覆盖范围以及针对家具底部、角落缝隙、绿植周边等不同环境的处理技巧,确保消杀无死角,有效覆盖潜在蚊虫栖息地。培训还着重强调了消杀作业的安全规范和个人防护要求,涵盖作业前检查设备密封性、严格按照药剂说明进行配比、作业中必须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注意风向避免药剂飘散对人员及环境的影响、作业后及时清洗设备及做好个人卫生清洁等关键环节。同时,明确要求消杀人员在入户前必须与居民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注意事项,取得居民的理解与配合。
凝聚共识讨论交流促提升
培训最后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大家积极发言,分享经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具体操作流程和解决潜在问题的思路,为持续深化的“两热”防控工作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
夯实基础守护健康
本次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实操性强,帮助光塔街干部队伍提升在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突能力。下一步,光塔街将严格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深入开展孳生地清理整治、精准入户宣传排查及科学规范的消杀工作。同时,广泛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清积水、防蚊虫”的行动中来,共同筑牢“两热”防控的坚固屏障,全力守护辖区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关文件下载